您好,欢迎来到常熟市常福街道中泾村村民委员会! 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当前位置 : 首页 > 公司简介
常熟市常福街道中泾村位于常熟市东北部,村域面积5.54平方公里,全村共有53个村民小组,在册户数1026户,人口3748人,下设九个党支部,其中五个为网格党支部,党员147名,耕地面积近4000亩。2019年末村级可用财力1042万元,村级总收入1843万元。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,中泾村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。

村级经济
2004年中泾村刚刚并村的时候,村级可用财力还不到70万元,村级基础薄弱。近几年,通过异地置业、联合发展的方式投资集宿楼、物业用房30000多平方米。村积极利用上级政策,推进工矿企业复耕复垦工作,加快淘汰落后企业速度,增加村可用财力。
根据中泾村区位优势,发展都市农业产业园。从2011年开始,中泾村因地制宜向上争取项目。园区内如今已建成23万平方米的连栋大棚;成功引进阿里巴巴农业科技、佳盛农业、华冠园创园艺、景禾农业、恒洋澳龙等十多家农业公司;引进了特色果蔬种植(火龙果、南方甜樱桃、无花果等品种);另外还有高档花卉(如蝴蝶兰、凤梨红掌、玫瑰花、大花蕙兰)、特种养殖(黄鳝育苗:善道公司,淡水龙虾:恒洋澳龙)等、无公害米(新农公司:金蟾大米),农业租赁收入300万元。

民生建设
通过几年来的逐步发展,农业园区内的道路、桥梁等基础设施已经初步完善,园区的框架结构已经形成。钱介大宅基的美丽乡村建设已全面完成、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,既美丽了村庄,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;2018年启动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,有望2021年全部完成建设;2019年规划233项目提升,各零散村庄将纳入整体乡村美居项目,为人居环境建设方面补了短板。原寺基殷家组完成了生态驳岸及重力式档墙的设施建设,为村庄有序建设奠定了基础。
在经济发展的同时,中泾村特别注重改善生态环境。2019年学家、界西、西巷、东巷、张家、小顾家、王家等多个村庄实施雨污分流工程,目前正在施工阶段,在来年5月底全部完成项目。
在土地平整项目中,2019年启动中泾村节水灌溉建设项目,竣工时间为2020年5月,以等待来年的夏季种植。

社会治理创新
为了更好的让老百姓能够参与到村级建设工作中来,村集思广益,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。在每季度发放一份村报的基础上,2015年成立中泾村发展交流群,让村民参与其中,通过聊天交流,为中泾村发展出谋划策,且能及时提出问题,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给予解决。同年村还成立了中泾村义工团,把社会正能量传递给村民;2018年中泾村设立了考核小组,对每个村庄集中考核,每一季度挂一面流动红旗,让村民们能够有一个荣誉感与责任感,同时也让村民们一起参与到共同治理中泾村的建设中来。

科技创新
发展现代农业,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项目。村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引进。近年来已有十多位大学毕业生和几位博士生来村就业、创业,神农果园、江苏阿里巴巴、华冠园创园艺、恒洋澳龙等十多家公司成为了他们的创业乐土,使“双创”项目得到了很好的落实。村党委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合作,不断完善合作方式、提升合作水平,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常熟理工学院、欧盟果树协会、台湾中兴大学在人才培育、科技推广应用、项目引进等方面展开了系列合作。如今,太阳能主动式温室、甜樱桃种植、黄鳝育苗工厂、澳龙淡水养殖等项目都起到引领作用。

党的建设
“带头服务、带领服务、带动服务”,这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。村党委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勇于担当作为,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决把党中央决策步署落实到实处。以“凝心聚力、缀美中泾”为党建品牌,依托“学习强国”等学习平台,以2+33工作法为基础,注重党员队伍建设及教育,全面进行“两学一做”教育培训工作。以继承和创新相结合,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,成立农业园区党支部,吸纳了1位优秀的农民企业家成为预备党员,逐步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。每个党员户亮出身份,在“四重四亮”工作中,党员们光荣认岗、亮岗的同时接受群众的监督,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。
为了将中泾村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区、美丽乡村的样板区、强村富民的引领区,将努力奋斗,奋发有为,面对困难,团结拼搏。中泾村按一二三步走,即首先先完善好基础设施,改善好园区环境建设;接着扶持帮助园区的企业健康运行,确保他们有盈利;最后引入乡村旅游、农家乐等,带动老百姓致富,改善全村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,也就是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。中泾的目标是让年轻人回来(乡村有活力);让鸟回来(生态环境改善)(萤火虫回来);让文化回来(文明友善,记得住乡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