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村一品:旺山钱家坞碧螺春
茶香正浓,旺山进入春茶采摘季
春茶吐绿,茶香四溢,旺山400亩茶园进入了春茶采摘黄金期,采茶工们在茶园内忙得不亦乐乎。众所周知,春分到清明之间是采摘“碧螺春”的黄金时期,用茶树嫩芽制出的明前碧螺春可是堪比黄金的。

旺山茶叶种植初始于上世纪70年代,起初种植面积较少,90年代后期开始大力发展,在靉靆岭、钱家坞等区域种植了大量的茶叶,全部为碧螺春绿茶。后来,为丰富茶叶品种,于2007年引进安吉白茶进行试种,主要种植在九龙潭附近的山坡地带。近年来,村里陆续对一些闲散山地进行茶叶种植。同时,在茶叶间科学套种银杏、茶叶、琵琶等果树。目前,全村共有茶叶面积约400亩,并注册了钱家坞碧螺春商标。

清晨,在旺山的茶园里,茶树茶芽青翠欲滴,采茶女的身影穿梭其间,巧手采撷一芽一叶,成为灿烂春色中的靓丽风景。然而在片片绿色中,点点“黑色制服”也行驰其间,为“旺山茶叶”开启护航模式。今年茶叶采摘从3月22日开始,预计至4月底结束,旺山村党委对所有采茶工做到“情况清、底数明”,每天进行体温监测并登记,做好健康排查,确保安全才准许上岗。采茶工当天上午采下的茶叶,中午就会送进旺山林场茶厂,林场工作人员分工协作,拣茶、筛茶、称重、登记……认真做好每一环节。

做好分锅手续后,老师傅就开始进行茶叶炒制,那9锅同炒的壮丽风景线吸引着大家的目光,杀青、揉捻、搓毫、烘干工序都是现场每一位老师傅的炒茶环节,其中掌控火候温度的技术,只有那双翻炒茶叶数多年的手才知道。待到茶叶出锅后,需将茶叶冷却一小时后才能送去加工包装,称好每袋重量、封装、装罐、整理装盒,把每项工作做细做实,一双双巧手制出了专属旺山的茶叶。

一杯碧螺春,开启那不可辜负的旺山春天,同时也激活了旺山的产业链,旺山钱家坞碧螺春不仅仅是一个农产品,更是一种文化传承,品一缕茶香、览一路春色,寻找那属于旺山的味道,这正是我们静待春天的气息。

采茶制茶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旺山村党委的正确指导,他们精致服务、精准监督,积极为茶农采茶创造良好的环境,确保茶叶采摘有序开展,全力以赴做好“春茶稳产保收”服务工作。
春茶吐绿,茶香四溢,旺山400亩茶园进入了春茶采摘黄金期,采茶工们在茶园内忙得不亦乐乎。众所周知,春分到清明之间是采摘“碧螺春”的黄金时期,用茶树嫩芽制出的明前碧螺春可是堪比黄金的。

旺山茶叶种植初始于上世纪70年代,起初种植面积较少,90年代后期开始大力发展,在靉靆岭、钱家坞等区域种植了大量的茶叶,全部为碧螺春绿茶。后来,为丰富茶叶品种,于2007年引进安吉白茶进行试种,主要种植在九龙潭附近的山坡地带。近年来,村里陆续对一些闲散山地进行茶叶种植。同时,在茶叶间科学套种银杏、茶叶、琵琶等果树。目前,全村共有茶叶面积约400亩,并注册了钱家坞碧螺春商标。

清晨,在旺山的茶园里,茶树茶芽青翠欲滴,采茶女的身影穿梭其间,巧手采撷一芽一叶,成为灿烂春色中的靓丽风景。然而在片片绿色中,点点“黑色制服”也行驰其间,为“旺山茶叶”开启护航模式。今年茶叶采摘从3月22日开始,预计至4月底结束,旺山村党委对所有采茶工做到“情况清、底数明”,每天进行体温监测并登记,做好健康排查,确保安全才准许上岗。采茶工当天上午采下的茶叶,中午就会送进旺山林场茶厂,林场工作人员分工协作,拣茶、筛茶、称重、登记……认真做好每一环节。

做好分锅手续后,老师傅就开始进行茶叶炒制,那9锅同炒的壮丽风景线吸引着大家的目光,杀青、揉捻、搓毫、烘干工序都是现场每一位老师傅的炒茶环节,其中掌控火候温度的技术,只有那双翻炒茶叶数多年的手才知道。待到茶叶出锅后,需将茶叶冷却一小时后才能送去加工包装,称好每袋重量、封装、装罐、整理装盒,把每项工作做细做实,一双双巧手制出了专属旺山的茶叶。

一杯碧螺春,开启那不可辜负的旺山春天,同时也激活了旺山的产业链,旺山钱家坞碧螺春不仅仅是一个农产品,更是一种文化传承,品一缕茶香、览一路春色,寻找那属于旺山的味道,这正是我们静待春天的气息。

采茶制茶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旺山村党委的正确指导,他们精致服务、精准监督,积极为茶农采茶创造良好的环境,确保茶叶采摘有序开展,全力以赴做好“春茶稳产保收”服务工作。